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的认知与发展 (之一) 二维码
来源:飞恩防水网址:http://www.feinfs.com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的发展是充满曲折的,可以按三个阶段来划分: 1.1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9年到1994年。 1989年开发生产了聚乙烯丙纶卷材,采用的胶结材料 为107 胶和水泥拌和的材料。当时正在修编《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1993 年提 出了此规范的报批稿,由于报批稿中未涉及聚乙烯丙纶卷材的技术内容,绥棱二塑公司的总经理张献义找到建设部侯捷部长,侯捷部长交由标准定额司办理。主管的副司长张蕴华通知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当时安排我到部里商洽。 后将规范的4.2.3 条进行了补充:原申报条文:“三元乙丙、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和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质量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2.4 条的规定。” 后在此条文后增加的内容: “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当在屋面防水工程中使用时,应有成果鉴定证明和质量标准,并应经屋面工程实践检验,符合防水功能要求。”聚乙烯丙纶卷材的应用在标准规范中得到了认定,当然还可包括其他类型的合成高分子卷材。 1.2 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1994年到2004年。 最初生产线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绥棱二塑的两条生产线一条宽幅的一条窄幅的设备都是进口的,是国内同类生产线水平最高的。 20世纪90年 代初开始国产化,国产化的大量生产始于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聚乙烯丙纶再生料的生产 也在此时产生(当然此时的生产规模还不是太大)。 由此,有的学会组织、专家提出封杀此材料,但当时大部分的专家并未看过实际的工程应用情况。 2003 年提交建设部,后来由建设部 科技司组织专家论证会。94 年的《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下达之后,我专程到绥棱二塑公司进 行生产线的考察,同时,对聚乙烯丙纶卷材在施的工程也进行了考察。 90年代末期及20世 纪初又对北京四惠东地铁地上平台的建筑防水、建国门路附近的几个大型地下工程防水采用聚乙烯丙纶卷材应用的情况进行了实际应用的考察。 同时,于2002年5 月~11 月安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采用“耐水压力模型”对聚乙烯丙纶卷材、柔性水泥卷材、自粘卷材三种 防水卷材进行试水压力试验(当时这三种防水材料均无相关的工程标准)。 从实验的结果看,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的试水压力效果最好,达到了1.8MPa(见附件的试验报告),柔性水泥卷材次之,达到1.0MPa,自粘卷材的试水压力最差,没有加压(当时试验车间的自来水自然压力0.2MPa)即漏水。 为此会议,我向建设部科技司提出了7 页16 开的调研及实验报告。 最终建设部于2003 年11月21 日建设部和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与应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科[2003]227 号),对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的应用 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执行过程中由于理解的偏差产生了一些歧义。关于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在房屋建筑中应用的规定以本公告为准。〕 227 号文自2004 年7 月1 日起执行;171 条规 定:“采用二次加热成型工艺生产的聚乙烯丙纶等复合卷材,禁止在房屋建筑的防水工程”;172 条规定:“聚乙烯膜层厚度在0.5mm以下的聚乙烯丙纶等复合卷材,不得用于房屋建筑的屋面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除上述限制外,凡在屋面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设计中选用聚乙烯 丙纶等复合卷材”。227 号文对聚乙烯丙纶卷材的不良工艺生产的产品及卷材的厚度规格进行了限定。 1.3 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2004年至今。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为了规范聚乙 烯丙纶卷材的使用,于2004 年开始组织编写《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CECS199:2006)。在遵照建设部227号文件的基础上,规程在“基本规定”中做出了相应 的规定,又增加了相关内容的规定: 3.0.1 条聚乙烯丙纶卷材使用的聚乙烯必须是成品原生料,严禁使用再生的聚乙烯。 3.0.2 条聚乙烯丙纶卷材,应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生产的卷材,不得采用二次成型工艺生产的卷材。 3.0.3 条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结材料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和耐水的专用胶粘材料,不得使用水泥原浆或水泥与聚乙烯醇缩合物混合的材料。 3.0.4条聚乙烯丙纶卷材与基层粘贴应采用满粘法施工,其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且 每处未粘结的面积不应大于0.015 ㎡;搭接缝应严密,不得翘边。 3.0.5 条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的主体结构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水层上应设置保护层。 3.0.6 条粘贴卷材的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的施工固化厚度不应小于1.2mm。 3.0.7 条聚乙烯丙纶卷材与配套的防水胶粘材料或胶粘材料中的改性剂应匹配提供。 应当说,《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规程技术规程》CECS199:2006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市场,正确地指导该项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意义;“基本规定”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和有针 对性的。 但是由于市场化的不规范,致使聚乙烯丙纶卷材的生产和使用带来了混乱。规程中的一些规定也缺乏辨识度,如聚乙烯的原生料与再生料如何区分?素水泥与聚合物水泥的区分?2015 年已经下达了规程的修订计划,这次规程的修订将给出量化指标,同时,对新的粘结材料技术的应用给出做法要求。
文章分类:
飞恩资讯
|